海龜消波塊

STT Sea Turtle Tetrapod

設計理念:
STT為一款能讓海龜輕鬆通過的消波塊,底部有通道設計,使海龜能順利前往產卵地點,而不會受困其中導致死亡。海龜消波塊採用廢棄蚵殼和焚燒淤泥得到的灰製成,當其達使用壽命後會自然分解,作為生態礁使用,利於生態復甦。剛孵化的小海龜需依靠海平線的亮度來指引方向,但傳統混凝土消波塊會遮蔽這些自然光線,導致小海龜迷失方向,增加死亡風險。故海龜消波塊其中還混入回收玻璃,能反射光線,導引小海龜回到大海。
問題發現:
1.全球剩七種海龜,有六種瀕危滅絕
2. 海龜消失了!會造成甚麼?水母將沒天敵
3. 海龜產卵地細沙嚴重流失
由於氣候變遷,海岸侵蝕導致沙岸面積削減,適合海龜產卵的沙灘大多將不復存在。為了保護沙灘免於消失便大量設置消波塊。
4. 消波塊阻路,海龜找不到產卵地
消波塊常被設置在海岸邊以減少海浪對海岸的侵蝕,但由於消波塊的形狀和分佈,會阻擋海龜到達合適的產卵地,最終只能在海灘徘徊。
5. 消波塊阻路,小海龜回不了家
傳統混凝土消波塊會遮蔽海平線的亮度,導致小海龜迷失方向,甚至爬回陸地,增加死亡風險。

STT Sea Turtle Tetrapod

STT is a type of wave-dissipating block designed to allow sea turtles to pass through easily. It features a channel at the bottom, enabling sea turtles to reach their nesting sites without getting trapped and risking death. STT is made from waste oyster shells and ash derived from incinerated sludge, making it suitable for use as an eco-friendly reef. Additionally, recycled glass is mixed into STT to reflect light, helping guide baby sea turtles back to the ocean.

作品編號 #652 作品名稱 海龜消波塊 作品分類 建築與空間設計類 學校科系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 設計師 陳彥均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
(三年級)

郭宜柔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
(三年級)

林席筠
明志科技大學 工業設計系
(三年級)
指導老師 李鍇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