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需有

WE NEED MORE

在數位化浪潮下,許多傳統工藝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墨塊作為千年文化的承載體,也面臨相同的挑戰。本設計透過視覺傳達設計的力量,重新包裝並塑造手工松煙墨,使其以更符合現代審美與市場需求的形式重新進入大眾視野。我們不僅關注墨的功能性,更強調其文化價值與情感傳遞的可能性,讓傳統工藝透過設計獲得新的生命力。
本作品以墨的五大用途——記事與紀念、教化、治病、送禮、賞玩為核心概念,將傳統墨塊轉化為五種具有獨特寓意的造型。每一塊墨不僅延續了古代墨的文化意涵,還結合現代視覺設計元素,使其成為具有文化敘事能力的藝術作品。透過流動的有機線條與現代簡約的形態語彙,我們賦予墨塊更具當代感的視覺特徵,並透過包裝設計、影像呈現等方式,強化品牌識別與文化溝通的力量。
此外,我們與全台僅存的手工製墨品牌——大有製墨廠合作,並透過影像與圖像敘事傳遞製墨的匠心工藝,讓觀者不僅能直觀感受墨的獨特質感,也能深入理解這門傳統技藝的價值。本設計不僅在形式上突破傳統墨塊的侷限,更透過視覺傳達設計的力量,為傳統手工藝建立新的文化敘事,拉近墨與現代人的距離,使其成為具有情感連結、文化象徵的當代設計作品,讓傳統工藝在新世代的視角下重生。

WE NEED MORE

The design breaks through the functional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ink sticks and turns handmade pine-soot ink into an innovative work of art with both practical and collectible values. The five main uses of ancient ink are transformed into five unique shapes, preser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k grinding and enhancing its use as a decoration and gift, expanding the context of use.

作品編號 #391 作品名稱 墨,需有 作品分類 視覺傳達設計類 學校科系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 商業設計管理系 設計師 林君心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 商業設計管理系
(四年級)

王允琦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 商業設計管理系
(四年級)

謝宜彣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 商業設計管理系
(四年級)

楊依芩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 商業設計管理系
(四年級)
指導老師 林育如

吳嘉真

陳金足

作品編號 # 作品名稱 作品分類 學校科系 設計師 指導老師